今天是:
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学校:
现将《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
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学业负担状况监测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基二[2013]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现就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重大意义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义务教育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减负增效”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由于教育内外部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偏长、课外作业量偏大、学生休息时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偏少、课外教学资料偏多等问题依然存在,学生学业负担依然不容乐观,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成长,制约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落实减负增效。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是园区绿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是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的重要实践;是释放教育活力,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充分发挥监测、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推动园区义务教育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素质教育的理念真正落实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减负增效的理念真正落实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三、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综合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既要关注学业水平,又要关注身心健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情感。
2.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监测内容详实,监测方法科学,监测过程严谨。
3.坚持促进发展。注重发挥监测工作的引导、诊断、改进等功能,推动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科学提高教育质量。
四、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总体目标
1.科学合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2.把握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规律,揭示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因素。
3.为建立科学的学生学业负担监测体系提供全面、详细的信息和数据。
4.为制定区域义务教育阶段长期的减负计划和教育改革发展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五、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主要对象
1.监测学段: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学生。
2.调查问卷:义务教育学段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分小学卷和初中卷两类。
六、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操作方法
依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学生体质标准和办学行为的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生学业负担监测平台。定期对学生学业负担进行监测跟踪,建立常模,及时分析,调整策略。加强对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的科学研究,确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标准。
七、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指标体系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和学习压力四个关键指标,18个考查要点进行监测。(具体见附件)
八、开展学业负担状况监测的组织实施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工作具有诊断、引导、改进等职能,需要保证监测信息的真实和客观,监测工作由园区教育局教育处统一部署和协调,由教师发展中心督学处具体组织实施。各义务教育学校成立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监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具体由分管教学副校长负责,协助教师发展中心督学处完成监测任务。
附件:学业负担状况监测指标体系
附件:学业负担状况监测指标体系
关键指标 | 指标指向 | 考查要点 |
学习时间 | 学生上课时间、作业时间、补课时间、睡眠时间等。 | 1.学校作息时间 2.家庭作业时间 3.睡眠休息时间 4.校外补课时间 |
课业质量 | 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测验)的有效程度以及学生的感受和看法。 | 5.学科类课程开设情况 6.活动类、实践类等课程开设情况 7.作业和考试的有效程度 8.对自己学习习惯的评价 |
课业难度 | 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测验)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感受和看法。 | 9.对自己升学的期望 10.作业和考试的难易程度 11.校外补课科次等 12.教辅资料使用情况 13.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 |
学习压力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快乐、疲倦、焦虑、厌学等状态。 | 14.考试的次数及是否排名 15.教师、家长的升学要求 16.对学习负担与成绩关系的评价 17.对学习兴趣、学习情绪的评价 18.视力等身心素质发展情况 |
共。4份
kok平台买球赛: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