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以下分四部分内容做汇报。
一、问卷调查,重视学情分析
以六年级1班,2班为调查对象,对“数学作业的数量、难度与课堂学习匹配度”,“学生目前数学反思的水平现状”
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基本认可教师布置的作业;2.学生数学反思能力与学业水平正相关; 3.大部分学生数学反思能力处于被动反思阶段,少数处于主动反思阶段。
针对以上结论,有必要对学生实施分层作业,再难度上,题量上,反思的重点上有所区分,让学生反思有用,促进思 考,提升学习能力。
二、分享学习资料,提升理论水平
9月份《反思悟道,演绎别样精彩》,数学反思时对旧知的重新认识回顾和思考,形成全新的认识,它是一种思维活动,主张在复习后、阅读后、探索后、有错误后、进行反思。10月份《提升初中生数学作业反思性学习品质的实践研究》,我们认识到数学反思是知识育人转向素质育人的有效路径,教师设计简答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11月《对小学数学实践作业的一些思考》,提出实践性作业能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将“动手做”与“动脑思”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
三、丰富作业形式,落实数学反思
1. 作业设计
本学期学生尝试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小报设计,教师设计了《树叶
中的比》导学单、探学单和延学单,并以“量感”为主线,设计了《百草园探寻》作业设计,结合学校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 数学反思
日常作业的反思是学生反思能力提升的重要部分,为更了解学生作业情
况,提升学生作业反思的时效性,教师对日常作业采取边批边订方式,具体做法就是记录学生错题个数,如果少,自行订正,如果多,适当讲解,学生订正后要讲给教师听;
单元练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良好契机,更要重视习题知识点、数学方法的分析。在批改时,可以将错了某题的学号记录下来,讲解时候更有针对性地提问学生,另外注意整合同种类型习题一起讲解,让学生形成以方法为统摄的知识体系。
自主作业为了弥补学优生吃不饱,改善学困生吃不动的情况。学优生学习比较自觉,选择自己适合的学习资料,学困生重视计算等基础知识的过关。
四、开展教研活动,以教定研
课题组在本学期开展的教研课有《树叶中的比》,《解决问题的策略——假
设》,《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和与积的奇偶性》,都围绕几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并注意在课堂小结部分,引导回顾反思,感悟数学研究的方法。
撰稿人:刘雪婷
审核人:冷澄彬
kok平台买球赛: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