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学期汇报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
课题名称 | 《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 ||||||||||||||||||||
主持 人 | 徐学妹 | 课题 编号 | syk2021086 | 承担 单位 | 苏州工业园区 kok平台买球赛 | 立项 时间 | 2022.2 | ||||||||||||||
课题级别 (打“√”选择) | 课题管理类别 (打“√”选择) | 课题立项类别 (打“√”选择) | |||||||||||||||||||
国家级 | 省级 | 市级 | 区级 | √ | 规划 课题 | √ | 教研 课题 | 重点 课题 | 立项 课题 | √ | |||||||||||
一、本学期历次活动研讨主题及基本情况 | |||||||||||||||||||||
《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成功立项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多次进行会议,共同探讨,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一学期以来,课题组全体人员付诸研究工作,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现将这学期课题研究基本情况做如下作出汇报: 一、深入加强理论学习 按照学期初计划,本学期组内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学习。9月学习《露时节天始凉 运动养肺:戎唷罚10月学习《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思维方式变革》;11月学习《秋冬养生 步步精心》;老师们在学习的同时,撰写学习体会,通过网站跟帖的方式进行交流,课题理论学习不仅针对课题研究如何开展,同时也围绕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一主题,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二、开展多彩研究活动 本学期在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住时机,克服各种困难,也尽可能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研究活动,丰富的课题研究活动为师生们生活增添了色彩与健康,更增长了吴门医派中医药文化知识。本学期吴门医派的养生茶饮及养生美食社团正常开展,社团还邀请了李良济的中医专家进社团授课,每周一次的社团课程,为学生们带来了健康养生茶饮、美食方面的各种吴门养生知识,社团的课程突出二十四节气与中医药健康养生,先后推出了节气养生茶饮、养生美食,秋天里的第一杯健康养生茶、秋天里的一道时令健康养生美食——茉莉蒸百合、秋天的第一杯寒露茶以及秋冬养生等一系列的健康养生课程,社团课中学生们学到了各种吴门医派中医养生健康知识,不仅如此还通过发布报道、微信推送、各大媒体推送进行推广。本学期还有幸邀请到了苏州市吴门医派中医专家到校开展讲座、实践指导,九月关爱教师月,特别邀请李良济国医馆的吴门医派中医专家走进校园为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进行健康暖心中医理疗,关爱老师在行动,满满都是幸福感。11月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养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诊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使广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同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养生知识与文化先后邀请苏州市吴门医派专家苏州市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也是吴门医派传承人沈多荣主任到校作“二十四节气与吴门医派中医养生”教师及学生讲座,并指导二十四节气与吴门医派中医养生的校本课程的规划与编辑。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文化与养生智慧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信。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推广中医药养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诊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提高师生健康素养,使广师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也进一步深化学校苏州市吴门医派中医药文化课程基地建设,深入《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还联合学校德、智、体、美、劳各个课程开展实践研究活动,炎炎夏日,吴门小匠教你清凉一夏——kok平台买球赛“劳动我最棒”之“清凉一夏”劳动专题活动、探医药,绘本草——记依托“吴门医派”资源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实践、“吴医.吾艺”校园传统文化节、“二十四节气”里的中医文化与养生智慧 ——记kok平台买球赛“二十四节气与吴门医派中医养生”讲座、吴门养生我在行,健康美食我来秀——记kok平台买球赛吴门医派养生美食主题班会、“吴医.吾艺”工作坊参加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传承本草文化,开发美育校本课程 ——记张云芳老师指导助力kok平台买球赛特色课程建设、“吴医?吾艺”艺术工作坊建设——吴门医派与美术学科的融合等一系列的融合五育开展的吴门医派特色中医药实践研究活动,既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及家庭生活,更是提升了全体师生及家长们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意识及知识。
| |||||||||||||||||||||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 |||||||||||||||||||||
本学期,课题组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同时注重自身的理论提升。除了校内开展各类课型的探究外,老师们还积极参与各级校外机构组织的优质课和论文评。⑷〉昧朔岣坏某晒,多篇相关文章与论文获奖或发表,所开展的特色活动还得到了各大媒体的报道,其中主持人徐学妹老师撰写的德育论文《融合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课程开展劳动教育》获苏州市教育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徐学妹老师撰写的德育案例《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获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教学方案评比二等奖。在苏州工业园区2022留住春天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吴医.吾艺”工作坊参加苏州市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获得一致好评,课题主持人徐学妹老师于2022年11月在苏州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实践研修活动中执教公开展示课《神奇中医 耀我中华》获得一致好评,四(1)班谢欣瑞在苏州工业园区2022留住春天活动中获一等奖;三(8)班郑晨曦、二(6)班邱子萱、四(11)班胡一铭、一(6)班瞿嘉芃、一(6)班张锐轩在苏州工业园区2022留住春天活动中均获二等奖;二(6)班解楠、二(1)班高家恩、二(3)班朱芯彤、二(7)班王紫芊、五3班张煜婷、四(1)班郭梓轩、四(1)班于东浩、四(8)班郑念祖、一(6)班王语桐、一(3)班杨紫钰、一(3)班罗奕晨在苏州工业园区2022留住春天活动中均获三等奖。 | |||||||||||||||||||||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
问题一:相关知识理论储备不足,研究意识不足 措施: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促进《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及时反思小结,进行理论提升,再次指导教学实践。 问题二:《五育融合视域下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融合研究的深入性、系统化、创新性不足。 措施:课题组的老师需不断深入探究吴门医派中医药特色文化建设与五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结合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系列活动,将课题研究不断推进,不断深化、细化。
|
审核人:陈霞
kok平台买球赛: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