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联合教研 助推“双减”创新赋能
——斜塘、金鸡湖、莲花三校数学联合教研活动
2022年11月24日,为落实“双减”政策精神,促进校际间教研活动的开展,实现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互补,提升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校数学教研组以“结构化视域下小学生“量感”培养”为项目主题,助推“双减”任务落实落细,为教师提升教研能力赋能搭建平台。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三校教师进行教研课的展示。
kok平台买球赛黄雅婷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一课,教师直接导入,从学生熟悉的身高出发唤醒学生对米和厘米的已有认知,通过找一找、比一比、画一画、估一估、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量感。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是1分米或1毫米,加深1分米、1毫米的表象,感受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周围生活的密切联系
kok平台买球赛刘雪婷老师执教的《树叶中的比》一课,从学校百草园出发,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从树叶的大小和形状出发,围绕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在真实情景中展开度量活动。为了帮助学生发展量感,养成定量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教师设计了想一想、估一估、排一排等活动,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推理等方法,较准确地估计了树叶长与宽的比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金鸡湖学校金凯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从三个方面设计了这节课程。情景冲突,体会量感,让学生在矛盾冲突的情景中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的重要性;活动实践,丰富量感,金老师设计了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受厘米;对比运用,深化量感,在练习环节中,金老师利用断掉的尺子激发学生思考可以怎么测量,使学生对进一步加深对厘米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的多重运用。
金鸡湖学:だ鲜χ唇痰摹度鲜肚住芬豢,课前通过思考决定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系统建构长度单位,多维建立千米的表象,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等教学设计。整节课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量感培养,通过情景教学直观演示、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操作等环节,丰富对不同长度的量感,建立对一千米的表象,使得学生对一千米的量感逐步丰盈起来。
莲花学校王晓利老师执教的《分米和毫米》一课,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师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然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通过认一认,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想一想,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面广,活动量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整节课课堂气氛融洽,学生联系生活,深化概念,体现了数学美和符号美。
莲花学校李苏雅老师执教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教师针对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找一找,做一做等实验活动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整节课,李老师看似淡化了概念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的引导学生理解了体积的真正含义。这是一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质课。
接着,六位上课老师分别与大家分享了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意图。通过这次活动,几位老师都对结构化量感培养有了更深的感悟和体会,同时结合课堂进行了反思与总结。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个不断“悟”的过程。在如何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发展量感上,所有观摩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启发。
最后,三所学校的骨干教师,针对六节教研课展开了线上评课,老师们都指出了六节课堂的精彩之处,同时也结合“如何在结构视域下数学“量感”培养”对几节课进行了深度的剖析,提出了宝贵的建议,真正实现了校与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补。同时也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学习机会,为教师提升教研能力赋能搭建平台。
撰稿人:邢思燕、汤婷婷、王洁
审核人:任世佳
kok平台买球赛: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